1.下列有关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五点取样、等距取样是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常采用的取样方法
B.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C.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应该用标志重捕法
D.标志重捕法中,因捕获后的动物难以再次被捕获,故会导致估算值比实际值偏大
2.以下是生态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应选取蒲公英分布较密集的样方进行调查
B.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时,可采用样方法
C.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D.采用抽样检测法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先用滴管吸取培养液,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3.某兴趣小组在调查麻雀密度时,用捕鸟网捕获了50只鸟,其中麻雀20只,做好标记后放生。一个月后,在同样的地点又捕获了50只鸟,其中有标记的麻雀5只,没有标记的麻雀10只。由于麻雀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此地区中麻雀的种群数量最可能( )。
A.小于60只 B.大于60只 C.小于220只 D.大于220只
4.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两种常用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样方法在调查某生物的种群密度时关键是要注意随机取样
B.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数量的公式是:(标志个体数×重捕标志个体数)/重捕个体数
C.样方法并非只适用于植物,对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或昆虫也适用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的田鼠部分被鼬捕食,会导致结果偏高
5.研究者对本地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hm2,对初次捕获的田鼠进行统计、标记后放归,7日后进行重捕,所得到的调查数据见表。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30只/hm2
B.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约为10∶7
C.此调查方法也可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群密度、物种丰富度
D.若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被再次捕捉,则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低
6.研究人员调查了生态果园及对照果园中某些害虫及害虫天敌的密度,结果如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果园中蚜虫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B.蚜虫的总能量最多只有瓢虫总能量的10倍
C.生态果园流入害虫及其天敌的总能量比对照果园少
D.害虫与害虫天敌之间的数量变化是正反馈调节的结果
《标志重捕法》模拟题 与解析
1.【答案】C。解析:五点取样、等距取样是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常采用的取样方法,A正确。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B正确。调査跳蝻的种群密度时常采用样方法,C错误。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其中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减少,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大,D正确。
2.【答案】B。解析: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集的地区取样会使种群密度增大,应随机取样,A错误。跳蝻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宜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B正确。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C错误。用抽样检查法统计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在盖玻片边缘自行渗入计数室内,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取,D错误。
3.【答案】A。解析:根据标记重捕法的原理,用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的数量。根据公式X∶20=15∶5,得X=60只。又因为麻雀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第二次捕到的5只比应该捕到的要少,因此推测此地区中麻雀的种群数量最可能小于60只。故选A。
4.【答案】B。解析:使用样方法在调查某生物的种群密度时关键是要注意随机取样,A正确。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数量的公式是:(标志个体数×重捕标志个体数)/重捕个体数,B错误。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或昆虫,C正确。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的田鼠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重捕标记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结果偏高,D正确。
5.【答案】A。解析: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52×50)÷10÷2=130只/hm2,A正确。根据调查数据无法确定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B错误。田鼠种群密度的调查采用的是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群密度、物种丰富度应该用记名计算法,C错误。若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被再次捕捉,则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高,D错误。
6.【答案】C。解析:蚜虫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故在两类果园中调查上表中的蚜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样方法,A错误。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可知,蚜虫所在营养级的所有生物具有的能量是它们下一个营养级所有生物的能量的5倍到10倍,B错误。根据生态果园和对照果园中害虫天敌及害虫的对比情况可以发现,生态果园的建立有利于害虫天敌的生存,从而抑制害虫的生存,所以生态果园流入害虫及其天敌的总能量比对照果园少,C正确。害虫与害虫天敌之间的数量变化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