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试题】
案例分析题:
案例1:小平在做习题时发现自己难以理解表语从句这一语法特点,但她并没有向老师或者同学求助,而是自己在网上搜索关于表语从句这一语法点的相关教学视频。她将搜素到的几个视频反复观看后,解决了自己对这一知识点的疑惑。随后小平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几乎所有学科的所有知识点都能在网上找到对应的教学视频。通过这次学习,小平产生了深深的疑惑:既然这些知识都能在网上找到资源,那我还有必要去学校听老师讲课吗?
案例2:某报刊在一篇名为《未来将会消亡的职业》的报道中指出,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某些职业将会被人工智能或互联网所取代。其中提及了教师这一职业,由于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学生完全可以不通过教师来获取知识,教师对学生的作用也越来越小。随着科技的进步,教师这一职业也会逐渐消亡。刚入职的王老师看了报道后非常担忧,他认为报道中的分析非常有道理,他已经开始担忧自己未来将会失业了。
问题:
(1)请结合两个案例分析现代教师角色发生了何种转变,请列出至少三点。
(2)请结合教师劳动的特点。分析案例二中王老师的担忧会否成真。
(3)请结合案例谈谈基层教师在课程实施方面该如何进行课程改革。
【每日一练】
1.新学期开始了,杨老师所在的班级通过全班民主投票的方式选举出这一学期的班长,这体现的班级管理模式为( )。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2.三年级重新分班后不久,一班已经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班干部,能帮助班主任处理许多班级事务。但班级各项活动还是要靠班主任来组织才能有序进行。这说明,一班此时处于( )阶段。
A.组建
B.核心形成
C.发展
D.成熟
3.张教师缺乏敢于吃苦的精神,常常感到这份工作苦不堪言,疲于奔命,无法保持一种平常的心态。这说明张老师缺乏( )的教师职业道德。
A.爱国守法
B.爱岗敬业
C.关爱学生
D.终身学习
4.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下列行为中,违背了教书育人职业道德要求的是( )。
A.严格照搬教材
B.收受家长礼物
C.拒绝参加培训
D.上课体罚学生
5.清明节期间,学校组织学生集体到烈士陵园参加“祭英烈”活动,这种德育方法属于( )。
A.说服教育法
B.实际锻炼法
C.品德评价法
D.道德修养法
6.《大话西游》中的唐僧教导孙悟空时,循循善诱,说事实讲道理。他在教育孙悟空时遵循的德育原则是(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7.下列关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
B.教书育人是教师天职和职业道德核心
C.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D.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8.在教育活动中,构建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是( )。
A.学生
B.家长
C.教师
D.校长
9.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对这句话解释最确切的是(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主导活动中不能起到重要作用
10.关于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一个阶段性的、直线提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