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备考网 高考志愿填报 教育知识与能力之辨析题

教育知识与能力之辨析题

相比小学和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对于备考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来说,压力还是很大的,一方面需要备考三科,另一方面对于教育知识与能力这一科,涉及内容较庞杂,其中辨析题是考生比较陌生的题型。因此,特针对教育知识与能力的辨析题相关理论及方法进行以下梳理,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一、考题初现

1.教学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2.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3.知识越多,能力越强。

4.遗传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5.负强化和惩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6.接受学习一定是有意义学习。

7.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成正比。

8.顺向迁移就是正迁移。

通过历年考题分析,辨析题呈现特点为:(1)考查内容较为灵活,涉及到易混淆点较多;(2)同一考题会重复出现,如2016年下和2019年上均考查:“教学的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2017年上和2018年上均考查:“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说明学生能力越强”。

二、重要考点梳理

通过分析历年考题,容易涉及辨析题考点如下:

1.教育的属性(本质属性及社会属性)

举例:学校教育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

2.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举例: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3.教育与人的发展

举例: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程,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分阶段教学。

举例:教育对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4.课程内容

举例:课程计划是教学的直接依据。

5.教学概述、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教学评价等

举例:教学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

举例:学生学习以直接经验为主。

举例:直观教学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它既是一种手段,也是教学的目的。

举例:教学评价就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6.认知过程-注意、问题解决等

举例:注意分散就是注意分配。

举例: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7.学习理论及学习心理

举例:负强化的目的是为了降低行为出现的频率。

举例:学习迁移带来的影响都是积极的。

8.中学生发展心理

举例:气质由遗传决定。

9.中学德育

举例:根据科尔伯格的观点,相同年龄段的人都能达到同样的发展水平。

举例:品德形成受情感的影响。

三、方法指导

辨析题通过审题判断正误之后,在组织答案时可以按照一辨、二析、三总结(即总分总)的思路进行梳理。

一辨(总)——判断正误

二析(分)——分析错误(或正确)的原因,阐明理由

三总结(总)——再次阐述观点

例题:负强化和惩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通过审题,结合所学内容,判断此题错误,是对负强化和惩罚的错误理解。

组织答案:

(总)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惩罚与负强化实质是完全不同的。

(分)负强化是通过排除厌恶刺激来增加行为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则是通过呈现厌恶刺激来降低行为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两者的主要区别包括以下几点:①目的不同,惩罚的目的是阻止不良行为的发生,负强化的目的是激励良好行为的发生;②实施方式不同,惩罚是当个体表现不良时使用的,负强化是正在受惩罚的个体表现良好时使用的;③后果不同,惩罚的结果是不愉快的,而负强化的结果是愉快的。

(总)因此,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一起备考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xiew360.com/662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