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一直是一件备受重视的事情,在学生教育面前无小事,相关部门也在努力,力求学生能接受到最适宜的教育,未来更适应社会的发展。
我国多年来一直执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即小学6年,中学6年(初中3年,高中三年),教材也是根据学制而定,学生和老师也适应了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过有些人却认为“633”不合理。
有传闻中小学学制将变成“522”,2022年秋季开始实行
教育是国之根本,良好的教育不光可以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而且也有助于未来发展,反之,就会对学生产生很多不良的影响。
“633”的学制已经实行多年,并且是专业人士根据多方面因素商讨后的结果,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网传633学制将要更改为522学制,在2022年秋季开始实行,家长听闻后喜忧参半,各自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所谓的522就是小学5年,初中2年,高中2年。
之所以提出522学制,是因为不少学生接受了超前教育,上小学时就已经把三年级的内容熟练掌握,那么6年的学制对于这一类学生来说有些浪费,因此可以缩短一年。
还有一直教授表示虽然九年义务教育实行多年,但是522学制可以帮助学生提前三年毕业,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因为按目前的“633”学制,学生本科毕业,如果再考研,年龄就已经过了而立之年,青春都消耗在校园里,减少了在社会奋斗的时间。
但是有些家长却不赞同更改学制,认为突然改变学制,对学生很难适应,并且老师也要更改学习计划。
学制能否更改为“522”?相关部门回复
双方争执不休,相关部门自然不会坐视不理出面给出回应:教育部并没有发布过更改学制的消息,并且短期内也不会更改中小学学制。这一回应既明确有权威,家长也可放下心来。
其实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更改学制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暂且不说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家长也会为此多费精力,更改学生学习规划。
最重要的是更改学制对于整个教育系统来说,将是一项“大工程”。教材需要重新修订,原本6年学完的课程要压缩到5年内,编辑老师和审核部门的工作量非常繁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教师也要重新学习,更改教学计划,特别是初三和高三阶段,目前不少老师会在初一和初二或者高一和高二将课程讲完,留出足够的时间复习,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只有这样才能在升学考试中冲刺优异的成绩。
如果初中和高中都变成了两年,那学习时间会非常紧张,甚至没有复习时间,老师工作压力大,学生学习压力大。教育政策的整改是为了更好,如果适得其反,就没有必要更改了。
学生和家长应理智看待教育的“推陈出新”
教育本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家长和学生应理智看待教育改革,任何一次推陈出新都是为了让学生接受到更适宜的教育。
比如双减政策的实行,就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强烈,希望自家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因此“超前教育”在家长群体中成了大趋势,纷纷为学生报名补课班。
但是家长却忽略了超前教育对学生产生很多不良影响,增加学习压力,与学生的生长规律背道而驰,过早接受本不该接受的教育,甚至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得不偿失。
另外学生参加补课班不光增加了家长的经济压力,还有失教育的公平性,在学生之间形成不好的风气。双减政策实行后,这些弊端得到控制。
新高考模式也在多个地区实行,不再是传统的文理分科,而是“3➕1➕2”,多种组合模式意味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与过去传统模式相比,“3➕1➕2”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和录取率。
最后我想说,任何一项教育改革都是切切实实的为学生好,家长和学生应该理解并支持,并且对于网传的“633”学制更改为“522”,相关部门已经给出回应,短期不会更改,大家要摆正心态,理智接受。
互动话题:你是否支持“633”学制更改为“522”学制?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