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解析
科目一(1-4)
1.【答案】B。一起备考解析:本题考查成语典故四面楚歌。与“四面楚歌”相关的人物是项羽,是楚汉争霸中的一个典故,在刘邦与项羽的战争中,刘邦包围了项羽的军队,并且命令人唱起楚国民歌,让敌军军心涣散。现在四面楚歌一般形容处于极其危险、孤立窘迫的境地。故本题选B。
选项A,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关于岳飞的成语典故有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直捣黄龙等。
选项C,勾践是春秋末年越国国君,关于勾践的成语典故有卧薪尝胆。
选项D,荆轲是战国时期的著名刺客,关于荆轲的成语典故有荆轲刺秦、图穷匕见。
综上所述,故本题选B。
2.【答案】C。一起备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莎士比亚的著作《哈姆雷特》中主人翁的国籍。《哈姆雷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莎士比亚久负盛名的悲剧剧本之一,主要讲了宫廷权位之争的阴谋与悲剧。其中,哈姆雷特是丹麦王子。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综上所述,选项ABD与题意不符,本题正确答案为C。
3.【答案】A。一起备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化素养中的文字与书法。颜真卿,“颜体”,代表作有《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祭侄文稿》。《多宝塔碑》是唐天宝十一年由当时的文人岑勋撰文、书法家徐浩题额、书法家颜真卿书丹、碑刻家史华刻石而成,是楷书书法作品。现今保存于西安碑林第二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选项B,玄秘塔碑简称《大达法师玄秘塔碑》,唐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因体势劲媚,骨力遒劲,结构严谨,字体清秀,有“柳骨”之称;
选项C,《神策军碑》碑文记录了回纥汗国灭亡及安辑没斯来降等事,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此碑由翰林学士承旨崔铉撰文,集贤院学士判院事柳公权书写;
选项D,《冯宿碑》王起撰,柳公权书并篆额。
综上所述,选项BCD与题意不符,本题正确答案为A。
4.【答案】D。一起备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农业经济政策和朝代的匹配。1669年清康熙帝宣布原明朝藩王土地归现耕种人所有,叫“更名田”政策;“摊丁入亩”是清雍正帝实施的土地制度,把丁税平摊入田赋中统一征收地丁银。因此,“更名田”和“摊丁入亩”是我国清朝时期的农业经济政策。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选项A,“更名田”和“摊丁入亩”是我国清朝时期的农业经济政策,而不是汉朝时期。因此,选项A与题干不符。
选项B,“更名田”和“摊丁入亩”是我国清朝时期的农业经济政策,而不是北宋时期。因此,选项B与题干不符。
选项C,“更名田”和“摊丁入亩”是我国清朝时期的农业经济政策,而不是明朝时期。因此,选项C与题干不符。
综上所述,选项ABC均与题意不符,本题正确答案为D。
科目二(5-10)
5.【答案】C。一起备考解析:教学评价的鉴别功能是指通过评价,人们可以区别、鉴定组织(如学校)、方案(如课程方案)及个体(如教师、学生)等对象合格与否、优劣程度、评高低等实际价值的功效和能力。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就是发挥了教学评价的鉴别功能。故选C。
6.【答案】A。一起备考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常用的教学方法,以例子型的选择呈现,考查对于各种教学方法内涵的理解。
选项A,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的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选项B,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选项C,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对实际实物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从而在实际中获得新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方法。
选项D,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进行实际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方法。
由题干“王老师经常采用标本、模型、图片、视频等或者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是演示法。
7.【答案】A。一起备考解析:信度说的是前后的一致性;B选项效度说的是稳定性和可靠性;C选项区分度也叫鉴别力,区分度的高低在于能否把学生分为优良中差;D选项难度,P值越大,难度越小。
8.【答案】A。一起备考解析:班主任的常规工作中,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工作的中心环节;此外,班主任的常规工作还包括: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影响;操行评定;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故本题答案为A。
9.【答案】B。一起备考解析: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首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初效应。故此题选B。
10.【】
德育途径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又称为德育组织形式。我国学生德育的途径多种多样,其中,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德育途径主要有:
(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校外活动
(4)共青团及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6)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