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备考网 高考志愿填报 教师资格教育知识点解析——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教师资格教育知识点解析——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一、考情解析

对于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这一知识点的考查,主要是以单选、多选题、判断等客观题为主,对于每个特点的理解,以及区分要能够进行充分把握,会以例子反选、概念反选的形式进行考查,判断题当中会讲相似规律进行混淆。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的知识点中,以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区分为难点,以分化和泛化为重点内容。这一部分内容需要我们对每个概念进行理解,能进行区分,并能够进行例子反选,概念反选。今天主要对这一知识点进行梳理,希望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对此知识点有清晰的认识,并能够进行识记与运用。

二、考点解析

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一、实验:狗摇铃进食实验

1.无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先天遗传的,不学而能的反射,也称为本能。 eg:迎风流泪、尝梅生津、膝跳反射、天生吮吸

2.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后天获得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

(1)第一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物理性的条件刺激(声、光、味)叫做第一信号系统。eg:望梅生津、风声鹤唳

(2)第二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为中介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二信号系统。

eg:口头语言:谈虎色变;

书面语言:高速公路上减速的牌子;

符号语言:红灯停,绿灯行;

肢体语言:指挥交通;

内部语言:想到考试就焦虑;

二、经典性条件作用的规律

(1)获得(习得)与消退

条件反射的获得是指条件刺激(如铃声)反复与无条件刺激(如食物)相匹配,使条件刺激获得信号意义的过程,亦即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eg:狗听见铃声,流口水

条件反射的消退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eg:从听见铃声流口水到听见铃声不流口水

(2)刺激泛化与分化

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分不清) eg:“中国人民很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分得清)eg::区分傲气和骨气、通过脚步声能够判断妈妈是否回来了

三、试题

1.【单选】1.下列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是( )。

A.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B.婴儿吃奶

C.望梅生津 D.谈虎色变

1.【答案】D。解析:题干考察第二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为中介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二信号系统,“谈”属于语言,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故本题选D。

2.下列属于分化的是( )。

A.经营古玩行当多年的专家,真品赝品,很容易就辨别出来

B.学生在听写时将“人”写成“入”

C.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D.将“未来”读成“末来”

2.【答案】A。解析: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题干专家能够辨别出来,故本题选A。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一起备考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xiew360.com/450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