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试题】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专著是古罗马教育家( )编写的。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昆体良
【每日一练】
1.提出不能对学生偏心的师德要求是( )。
A.爱岗敬业
B.爱国守法
C.关爱学生
D.终身学习
2.某教师参与编写的校本教材出现了很多错误,遭到身边同事的质疑,他却觉得这不过是一本校本教材而已,没必要那么较真。该教师的做法( )。
A.不合理,违背了终身教育的师德规范
B.不合理,违背了爱岗敬业的师德规范
C.合理,精心编写教材会占用太多时间,影响教学
D.合理,校本教材不是正规教材,没必要那么仔细
3.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体现了教师要( )。
A.爱国守法
B.爱岗敬业
C.教书育人
D.为人师表
4.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 )。
A.无意识模仿
B.人的本能
C.生物和心理需要
D.生产劳动
5.“教育准备生活说”的提出者是( )。
A.赫尔巴赫
B.斯宾塞
C.杜威
D.科尔伯格
6.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 )。
A.研究教育现象
B.解释教育问题
C.提出教育对策
D.揭示教育规律
7.《大教学论》被认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其作者是( )。
A.夸美纽斯
B.卢梭
C.赫尔巴特
D.洛克
8.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说明德育工作要遵循( )。
A.因材施教原则
B.方向性原则
C.疏导原则
D.长善救失原则
9.“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面不闻其臭”。这段言论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陶冶法
B.榜样法
C.两难法
D.说服法
10.“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指( )。
A.消退
B.刺激比较
C.刺激泛化
D.刺激分化